7dbe
文/子安 (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) 前几年小马踩着遴选的独木桥上岸市直部分,入职便捧上了副主任科员的瓷饭碗。 迎新会上,主任淡淡地说:"年轻人扎实干,局里副处调的位置还空着几个呢。" “副处调”,原先可望不可及的这三个字,现在居然云云轻描淡写地触及,小马有些模糊。 想昔时,刚结业的小马攥着通俗院校的结业证,只能选择竞争较小的州里岗。 虽然地处偏远,虽然连手机信号都不稳固,但好歹体例问题是解决了。 一眼望去,州里干部大多四十多岁,与小马一样年轻的,只有孤零零的两三个。 在下层,年轻干部就像蒲公英,风一吹就往城里飘。剩下的人一辈子扎在下层,"股长"这个组织部不认的头衔,成了下层干部的“望梅”。 股长老李就是典范的老州里,他年过四十,严酷来说照旧副主任科员。 “年轻人想要前进,照旧要上去,但下层磨炼几年就行了。”股长给小马说。 他伸出三个指头,意思是他前面尚有三个资历更老的干部在等主任科员。说欠好,老李可能就只能凭证现有职级退休了。 最让小马醍醐灌顶的,是退休老干部王局的茶话会。 “下层就像口大酱缸,泡久了能腌出一身效劳的咸香。”他首先赞美了扎基本层的干部们。 “但也要时时时到上面干一干,不然只能在缸底打转。”他又说。 那段时间小马天天在防汛和禁燃中忙个一直,天天还要应对种种群众投诉,加班成为常态,下班只想躺平,基础没有精神学习。 于是,小马重拾书籍,通住宿复一夜的挑灯夜战,终于乐成遴选入市。 入职即是副主任科员,这就遇上了原来四十多岁的股长的级别。不出意外三十出面副处调也没啥问题,轻松水平让小马叹息这简直是两个差别的“平行天下”。 局里尚有位晃悠了快十年的老干部,由于运气不错,退休时还享受到了三级调研员的待遇。想起老家那位天天蹲守河堤的镇长,却还在为职级再进一步熬红了眼。